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资讯>正文

太不用心吧!投资亿元的宝鸡蟠龙文化公园雕塑介绍竟有四处错误

2019-06-11 11:40:58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0评论

分享:

“200多字的介绍,错了四处,不知道建设方怎么把的关。”市民王先生气愤道。宝鸡市行政中心北面大台阶上投资上亿元的蟠龙文化公园历史名人党崇雅雕塑下的介绍,出现明显错误。

IMG_0892.JPG

雕塑介绍中错误频出

王先生介绍,他是宝鸡市金台区人,今年60多岁,从小听着“党阁老”党崇雅的故事长大的。近日他在位于宝鸡市行政中心北面大台阶上的蟠龙文化公园游玩时看到,里面有很多历史名人雕塑,其中明清时期宝鸡政治地位最高、历史影响最大的文化名人党崇雅雕塑下面的介绍竟然出现明显错误。

6月6日下午,华商报二三里记者来到蟠龙文化公园看到,该公园有几十座宝鸡地区历史名人雕塑,大的能有5米高,小的也有3米。有炎帝、张载、党崇雅等名人或传说人物雕塑。

在公园东南角落的党崇雅雕塑下记者看到石牌上的介绍:党崇雅(1585-1666)字于姜。渭滨石鼓镇党家村人。明天启进士。明亡仕清,纂《大清律集解附例》。1649年,顺治帝擢刑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康熙帝授翰林大学士加太保兼太子太傅,称帝师,号“阁老”。晚岁归里,自比杜鹃,素著清名。有《杜失啼》传世。

IMG_0887.JPG

“以上介绍四处错误。”王先生说,一是党崇雅是金台区蟠龙镇蟠龙山村人;二是康熙登基时党崇雅已经告老还乡,所有职位都是顺治帝在位时所授;三是翰林大学士应为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四是号和字都为“于姜”尊称为“阁老”。

王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曾在宝鸡市教育部门任职,对这四处错误他反复查阅资料和咨询学者确认,确实错了。也曾联系宝鸡市金台区政府办公室以及相关负责人反映此雕塑介绍错误情况,但该雕塑介绍依旧是老样子。

据查,此段介绍是宝鸡教育学院一杨姓讲师所写,至于为何出现四处错误,原因不得而知,也无法联系到其人。

IMG_0884.JPG

资料证实确实有误

因金台区蟠龙镇属于原宝鸡县(现陈仓区)管辖,华商报记者查阅宝鸡县志发现,其中记载:“蟠龙山,在县东五里,于西平原尽处突起一峰,形如龙蟠,故名,上有党太保崇雅故宅;蟠龙山村地处蟠龙镇南塬边,曾经有明末清初三朝元老党崇雅(人称党阁老)的故居。

百度百科收罗的资料中记载:党崇雅崇祯十七年(1644),官至户部督饷侍郎。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后,党崇雅在通州被俘虏,曾投降李自成。清朝顺治元年(1644)七月又降清任原职,九月调任刑部左侍郎,主持编纂清王朝第一部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

顺治五年升刑部尚书,主张依法办案,慎刑恤杀,反对草菅人命,株连过重。顺治六年,加官太子太保。顺治八年闰二月调户部尚书,顺治九年十月告老回原籍,一年后顺治皇帝特旨起用,顺治十一年四月被任命为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赐爵光禄大夫,食正一品俸,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

各种资料中记载一致,并无雕塑石牌中所写党崇雅是渭滨石鼓镇党家村人等说法。华商报记者从蟠龙山村民处也得到了证实,村民们对党崇雅的事迹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IMG_0888.JPG

投资一亿元建设

华商报二三里记者将此事反映给了12345市民热线,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了雕塑介绍四处错误情况后表示,将会转交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据悉,蟠龙文化公园占地130亩,总投资1亿元,2016年5月开工建设。公园以牌楼正北中轴线上长70.5米、宽 50.2米的水景观为中心,水景观两侧有12根文化柱,每根文化柱高9米、直径1.5米,以浮雕的形式刻画了宝鸡市12个景点的风貌,水景观四周有34组人物雕塑,以石、铜、不锈钢材料为主,为周、秦、汉、唐四个时代的宝鸡历史名人。整个公园充分展示了宝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矗立在蟠龙塬上的人文新地标。

【责编:崇嘉】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