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资讯>正文

制造业发展环境调查丨宝鸡制造业:期待在减负中实现提速

2019-06-19 15:39:4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0评论

分享:

编者按

为准确了解制造业发展环境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在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对策,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经济时报选取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西、陕西8个制造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期为宝鸡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陕西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端及秦岭褶皱带,虽是偏安一隅的小城,但在全国制造业版图上也曾留下浓重一笔——“双鸥”牌洗衣机、“渭阳”牌摩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全国“明星产品”。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工业布局的主要城市之一,特别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随着一批沿海企业内迁和一批国防企业兴建,宝鸡制造业迎来发展高潮期。得益于此,宝鸡市在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优势,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基础。未来,如何让宝鸡市制造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成为宝鸡市制造业发展亟待思考的问题。

宝鸡“绝活”

“工业兴,则宝鸡兴;工业强,则宝鸡强”。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宝鸡市布点了宝鸡机床、宝鸡石油钢管等一批重大项目,奠定了该地区的工业基础。随着大半个世纪的积淀,宝鸡市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得响的“绝活”。

中国经济时报“开放条件下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调查”采访组在宝鸡采访期间,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走进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首先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高度评价的载人球壳,球壳上清晰地印着“宝钛”二字。据工作人员介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类似球壳,这个直径不过2.1米的大球在下潜至4500米时,每平方厘米将承载着450公斤的超高压力。虽然“大球”研制困难,但通过宝钛集团科研和焊接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球壳的制造任务。

从宝钛集团驱车半小时,就是秦川机床集团。据介绍,秦川机床集团通过建立共享机制,打通了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再到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建立了可定制化设计研发的共享平台,成功实现了机器人减速器产品的定制化生产,成为国内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产品系列最全的供应商,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其中BX精密减速器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金手指奖”和“2017年最佳机器人零部件”称号。

“秦川装备,装备中国。”秦川机床集团总裁胡弘笑着对记者说道,“此前曾有国家领导人视察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时,有些不敢相信,问我们‘是不是买来后,把外面的商标去掉放到这里的’。”

宝鸡市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大多处于有利地位,数控机床、石油钢管等40多种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60多种产品销量居于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随着宝鸡市围绕装备制造名城的建设、“1553”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装备制造业逐渐成为宝鸡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宝钛集团钛带局部生产线

图片来源/宝钛集团

减负才能增速

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以及环保政策的最严格执行,加之去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宝鸡市制造业生产出现下行趋势,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金融机构为了防控风险,再贷款审批更谨慎,而且一部分中小企业仍存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宝鸡制造业发展之路“荆棘丛生”。

从全国范围来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周边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其中存在的行业结构失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更是影响着行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宝鸡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田晶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宝鸡市中小工业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资金少,而且主要以配套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尖端产品,导致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缓慢,难以在区域工业经济中发展壮大。

“近年来,宝鸡市工业经济增长过多地关注于重点工业企业,先后出台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对中小企业关注度不够,受区位及执行情况的影响,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未能得到有效的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很难形成一批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田晶说。

本报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当前宝鸡市虽有大型企业,但是大多数仍为传统产业、初级产品较多,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专、精、特、新”优势产品少。

另外,虽然不少企业和产品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但是由于本地配套企业数量较少。而配套能力的不足,既加大了企业运输成本,又制约了产业链在本地的延伸。如汽车生产的大量配套产品需要从省外远距离购进;石油装备、桥梁等大型装备制造所需的特种钢材均来自省外;高端精密数控机床工具关键部件主要依赖进口;钛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企业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合作。

田晶表示,在配套方面宝鸡市也想了不少办法,出台了一些政策提升本地配套产业使用率,比如大企业采用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会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但整体来看,效果并不太明显。

陕西通运专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天良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盈利水平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装备制造行业处于占地多、厂房平面规模大的特点,土地、房地产方面的税收成本较高。“是否能在国家财税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李天良说。

宝鸡市岐山县华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截止到2018年11月,企业一共实现税收1934万元,较去年同期1163万元增长了66.5%。但是考虑到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利润少、风险较大的特点,是否可以考虑为制造业企业进一步降税减负。“是否可以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只有制造业企业‘减负’,制造业发展才能‘增速’。”该负责人说。

对内对外两步走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宝鸡市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帮助制造业企业对内“减重量”、对外抓机遇成为了宝鸡市制造业面临的难题。

当前,宝鸡市需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以低成本、差异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巩固提高产业优势地位和市场占有率。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宝鸡制造业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宝鸡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张冬佐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应继续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支持各银行机构扩大金融供给,充实资金规模,扩大制造业企业受惠面。另一方面,要加快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全面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制定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同时,抓好企业直接融资,推动上市企业扩大再融资,加大奖励支持力度,积极创造直接融资条件。

针对帮助宝鸡市制造业企业降低成本的问题,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开岭表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对各地市降成本工作进行深入指导,促进效率提升以取得实效。同时,促进企业积极采取各项降成本措施,提升自身竞争力。

“要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主动与区内外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领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加强合作,形成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企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张开岭说。

对于宝鸡市制造业企业下一步的发展,田晶表示,制造业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核心,围绕大型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群关系,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中心,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完善服务平台和配套体系,引入和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精、高、新”中小企业,围绕装备制造、农特产品加工、有色金属、建材等支柱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区特色、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颇具竞争优势的工业集群。

宝鸡市商务局徐煜华对记者说,要把“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方面结合,利用产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他指出,宝鸡市要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大企业的战略合作,重点吸引世界500强与国际知名企业来宝鸡兴业,在合资、并购、技术嫁接和资本嫁接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不断扩大外贸‘朋友圈’,尽快形成全面开放的格局。”徐煜华说。

[责编:温仁]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