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资讯>正文

东风劲吹气象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09-18 09:53:57

来源: 榆林网

0评论

分享:

7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横山儿女的使命与荣光,70年的沧桑巨变,诠释了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梦想。

建国初期,横山经济实力薄弱,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横山人民紧抓发展机遇,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潮中锐意进取,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壮丽篇章,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缺乏生机到开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70年来,横山经济总量持续飚升,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喜人,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3

城市新风貌 

经济总量持续飚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横山一穷二白,百业凋敝,经过70年的不断进取、探索、奋斗,横山从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小县逐步走向工业强县,正迈向服务业强区,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1949年横山地区生产总值只有0.04亿元,1978年达到了0.30亿元,是1949年的7.5倍。改革开放以来,横山经济更显强劲发展活力,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89.44亿元,是1949年的4736倍,是1978年的630倍。

1

规模化养殖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横山由温饱逐步向小康型社会迈进。1949年,横山人均GDP为57元,1978年达到143元,2018年底人均GDP突破6万元,是1949年的1062倍,是1978年的423倍。

建国初期,横山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小县,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从事柳编制品、日用陶瓷器、小煤窑的生产,且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量低、效益差,全部工业总产值仅21万元,第一产业比重超过7成。经过70年的发展,全县(区)产业结构顺序由建国初期的“一三二”变为1978年的“一二三”和2018年的“二三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横山工业经济呈现崭新局面,跨入稳定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煤、油、气三大资源型支柱产业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是1949年的98567倍,是1978年2790倍。工业增加值达到101.7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7%,真正实现了“工业强县”,为横山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1949年,横山全县粮食总产量1.25万吨,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04亿元,人民缺衣少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政府各项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横山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由建国初期的难以解决温饱,到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粮食、水果、蔬菜、肉类,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类食品的需求,逐步向放心健康、高质量、营养保健的小康生活需求迈进。  

70年来,横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民享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横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饮水解困、防洪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节水灌溉、退耕还林、乡村道路建设、安全饮水、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农村及美丽乡村建设、农网改造、扶贫搬迁等一大批惠农项目,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2

稻田养蟹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949年,横山全县普通中小学仅有12所,在校学生490人。经过70年的发展,横山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为适应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还兴办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了一批紧缺的专业人才;通过撤点并校、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实现共享,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成就硕果累累。2018年,全区共有学校、幼儿园165所,在校学生52458人。

建国后至1974年前,横山卫生事业几乎一片空白。2018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3个,是1974年的16倍;床位1223张,是1974年的6倍;卫生技术人员2381人,是1974年的11倍。全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乡医疗卫生网已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得到迅猛发展。铁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农村硬化水泥路村村通。连城接乡、贯通中省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实现全覆盖,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大大缓解。到2018年末,全区境内铁路总里程74.65公里,公路总里程4554.6公里,邮政业务总量实现2383.20万元,农村投递单程路线长290公里。

70年来,横山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在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大大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8年,全区有养老机构5家,床位数460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82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41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43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14373人,参合率达99.87%。

近年来,全民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环保投入不断增多,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横山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该区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2018年,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达77.3%,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12%,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4%,绿化覆盖率达36.20%,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4.29%。

基础设施大大加强

建国初期,横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规模极小,每年不到10万元。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横山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1.37亿元,为经济建设夯实了基础,奠定了后劲。

如今,横山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农业、能源为主的综合发展工业城市。供给能力逐步迈上新的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区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工业园区的汇通热电、20万吨醋酸加上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完成,陕能、榆能两大2X100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和精准扶贫项目稳步推进。

曾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面貌大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横山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人缘优势日益凸现,使投资商更加看好,前景一片大好。

钱袋子鼓起来,民生大礼送过来……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折射出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瞩目成就。70年来,横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改革者的步伐。

【责编:崇嘉】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