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地图”小程序上线,让“老赖”无所遁形
2019-01-23 14:20:42
来源: 新华网
0评论
临近春节,各地的法院为了整治老赖倡导诚信,除了传统的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增强执行威慑力,加强执行联动,形成惩戒合力,迫使“老赖”主动履行义务。
现在只需拿出手机轻轻一点,便可实现!
根据中国日报报道,1月14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自主研发的一款小程序“老赖地图”上线,社会公众可通过这个小程序扫描出定位点方圆500米内“老赖”的相关信息,点击“预警等级”可显示“老赖”列表,并可以将这些信息分享给朋友或到朋友圈曝光“老赖”,或进行一键在线举报。
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网
老赖地图让他们无处遁形
近年来,由于一些人诚信意识极度缺失,赖账不还,在法院裁判生效后依然挖空心思逃避责任,极大地损害了守法者的权益和法律尊严。如果失信老赖受不到应有惩戒,无疑将形成耍赖可以获利的思想,助长背信弃义的不良社会风气。开发老赖地图,向周围的公众去推送老赖信息,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对老赖进行精准曝光,值得推广与点赞。
中国青年报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人们的出行和流动成本更低,逃避责任的机会更多。一旦某个失信老赖脱离原来的工作生活圈子到其他地方,其基本上感受不到来自熟人社会的道德压力。法院传统的执行措施也难以发挥制裁和限制作用,以至于失信老赖长期逍遥法外。如某人被法院判定为失信老赖后可能远走高飞,让法院找不到人和财产。而新环境中的邻居和同事也不会知道其是老赖,这样的话,相当于“人走债了”,换个地方就能规避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
如果欠账可以不还且受不到任何惩戒,老赖就会越来越多,人们的交往和交易成本将大幅攀升,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权益不会受到侵害,而侵权者又会老老实实地承担责任。为有效惩戒老赖,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除赋予法院拘留权和罚款权外,还授权其可以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公布老赖信息。
既然可以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向全社会公布老赖信息,举轻以明重,自然也可以通过“老赖地图”这一特殊的网络方式精准曝光老赖。任何人都有权了解其交易对象的信用、守法状况,以便有效评估交易风险。“老赖地图”有利于人们了解其居住、工作点周边群体的信用状况。
在很多人成为手机控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显然能够提升曝光效果,让老赖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特别是向老赖的亲朋邻居推送这一信息,相当于以技术手段构建了“准熟人社会”,解决了陌生人社会中“道德压力”不足的尴尬。
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网
治“老赖”还有啥高招
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大到开公司、做高管,小到坐飞机、高铁,甚至网购等这些消费行为都会处处受限,而且不仅自己遭罪,还会影响到自己所在单位的利益,甚至子女也无法上重点学校等。
除了这些熟知的还有一些新型手段。
1.LED大屏幕公布“老赖”信息
2016年3月16日下午,长春市人民大街与自由大路交会处,一块LED大屏幕公布了24名“老赖”的名单,还包括他们的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还有本人的特大照片及未履行的标额。从3月18日正式开始,从早6点到晚9点循环播放,为期三个月。
2.为老赖定制“失信彩铃”
“你拨打的机主已被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河南日前首创“治赖”奇招,为“老赖”定制“失信彩铃”。这一举措从2018年6月10日策划实行起,登封市法院就有三起涉及“老赖”的案件结案。作为对付“老赖”的新举措,登封市法院与移动、联通等公司合作,由法院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通过对“老赖”手机定制编辑彩铃的方式施以惩戒,并且彩铃是无法自主取消,只有法院出具手续方可撤销。
3.网络直播抓老赖
2017年6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组织的第九期“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直播活动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此次直播采取“山东电视台演播室+四个执行现场”同步直播形式,执行干警一言一行及生动的执行过程,通过各大媒体的直播信号呈现在观众面前。近30家媒体参与直播活动,超过1500万网友围观了抓“老赖”。
在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失信人将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高,对老赖的执行措施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只有诚信的人才能享受社会资源和行使个人权利,而失信的人将处处受限无法正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守信者获益,让失信者无处可逃。
你我金融提醒各位借款人按时还款,珍惜信用。
【责编:执瑞】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573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3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用户名